2.“我回来了,商枝。”

商枝从大一到大三一直都住在学校宿舍,却在即将步入大四这年,办理了走读手续。

倒是没什幺太特别的原因,一来距离实习时间仅剩不到半年的时间,她们学校的规定是学生在实习期间必须搬离宿舍,商枝习惯未雨绸缪,干脆提前搬到外面住;二来随着课程的逐渐减少,个人可支配的时间增多,室友之间的作息也开始产生歧异,为避免未来有可能发生的诸多矛盾,也为了自己能够随心所欲地创作,最终选择退宿走读。

关于她现在居住的地方还有一段有意思的来历。当时席宥珩不知道从哪儿听说她要找房子,主动联系她,说来也巧,他还真有一套私人房产在江沅财经大学附近,原本是为便于往返工作室直接购入的成品房,后来工作室搬迁到别处就闲置了。

商枝将它从席宥珩手中买了过来,在保留以前墙体布局的前提下,更改整体风格与陈设,耗时一个半月打造成自己喜欢的样子,至此她拥有了属于自己的第一套房子。

与刚步入大一时的懵懂不同,也不像大二时的闲散,大三的学生往往已经规划起毕业后的职业道路,周围的大部分同学都开始准备各类技能考试,家长、老师乃至社会舆论向学生传达的讯息也无外乎集中在三点上:考公、考研、考雅思。

在重本学校里的商枝大概算是属于异类这一群体,除了循规蹈矩地完成学业以及鼓捣文稿外,其余什幺都没做。

奥森•斯科特•卡德曾在一本书中写道:“小说创作是孤独的艺术。”

这句话商枝记了很久。因而她始终坚信,没有正确的道路,只有“让自己的选择变正确”。

因为不喜欢,所以选择不随波逐流。

人生在世,只能活短短数十载,在不必考虑面包的情况下,她更愿意追寻自己的理想。古人行船济沧海,需克服万难、不断奋进方能到达,相比之下她则幸运不少,庚子之风不寻自来,占取先天优势。

后续内容已被隐藏,请升级VIP会员后继续阅读。

喜欢本书,请将本站网址收藏

相关小说